顺从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

我们常说婴儿“七坐八爬”,说明八个月的孩子开始爬出第一步。到了一岁左右时,开始踏出第一步,也能开口喊第一个字,表明他想逐渐脱离母亲的控制,发展自主能力,不想再停留在“世界即我,我即母亲”的混沌状态。也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好恶和意见,并且学会说“不”。

始于八个月至一岁开始学爬行,终于三岁学习大小便的阶段,这短短的两年对孩子来说,不管在肉体上、心智上都是变化最大最剧烈的时期。就心智上来说,到十个月左右,孩子开始发展认知能力或想象力,能“假装”睡觉,拿着空杯子假装喝水,两岁左右,可以假装自己是妈妈在厨房炒菜,菜装入小碗用小匙喂玩具娃娃吃。

这时的孩子最大的需要是要感觉自己不受控制,可以“独立自主”,如果寻求自立自主的需要不能被满足,或者受到过分的压抑或剥夺,孩子在日后就容易发展成顺从型人格。

在人际关系上,这时的孩子重新界定与爸妈的关系,开始拒绝大人的协助,勇敢地走出爸妈的保护场,到处走,爬上爬下,而且什么都自己来。吃饭要自己拿汤匙,玩起玩具也不许大人干涉,向大人传递这样的讯息:“我有能力自立自主,请你们不要管我。”

然而,此时的孩子虽然想要独立自主,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也支持他去发展自立自主的能力,然而还不能真正独立自主,时时需要大人在旁协助或维护,才不会在探险的过程中撞得头破血流。

(孩子通常也知道自己需要大人协助,比如十三个月大的孩子,已会把打不开的盒子或不会操作的玩具交给大人,等候着大人帮助),有趣的是,孩子虽需要大人协助,却通常拒绝大人“管教”。

然而做父母的能完全放手让孩子自立自主而不管教吗? 当孩子去摸厨房里的火炉开关,大人一定会严厉禁止。

有一些做父母的有太多太多的“担心”,担心他跌倒不许他爬,担心他刮伤不许他碰,担心他受寒一定要给他加衣服,担心他长不大硬逼着他吃下这口饭。适当的管教是必须的,但如果管教过度就成了压迫性的侵犯,出现顺从型人格。

怎样是压迫性侵犯? 比如有些父母或是照顾孩子的保姆或亲人,过度控制孩子的身体功能或心理想法,如强迫喂食及排便,控制孩子的思想。换句话说父母亲非常强势,请注意,这里所讲的“强势”或“侵犯”并不光指凶巴巴的压迫性管教,也包括温柔万千的强势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势控制。

总之,由于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想法或身体的功能,忽略孩子本身的情绪或灵性的发展,以致于孩子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。

强势的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无所不在,视子女为自己的一部分,任意侵犯孩子的身体功能,特别是表现在“吃喝”和“拉撒”这两件人生大事上。

例如:孩子也许吃饱了,或是肚子不饿,做父母的总以自己的想法,去判断孩子吃饱了没有。也许父母亲认定了孩子要吃完一碗稀饭才算饱,不论耗费多少时间,他们一定会跟在孩子身后,硬是把手上的那碗饭塞进孩子的肚子里。

有时候,父母亲担心孩子冷,硬是帮孩子多加衣服,其实孩子热得想把衣服脱掉,这时候,母亲可能很严厉地对孩子说:“你要乖,不许脱,如果你脱了妈妈就不爱你了。”

对于孩子而言,母亲是天,是上帝,母亲供给他一切所需。如果他对母亲说“不”,不但天会塌下来,他的一切也会没有,所以他不能违背妈妈的旨意。如果他违背了母亲,那就是坏孩子,母亲就不再爱他,于是孩子硬是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感觉,默默地接受母亲的安排。

这里所说的创伤,并非指一两次的偶发事件,而是父母对子女经常性的侵犯。然而,即使父母经常压迫性地侵犯子女,也不一定日后就会形成顺从型人格,还与孩子的一些先天性格有关系。有的孩子反抗性特别强,而且反抗能获得成功,就不会成为顺从型人格。

除了“吃喝”之外,另外一条控制孩子的途径便是“拉撒”。在一岁多到三岁前这期间,大多数的父母会开始训练孩子大小便,然而,此时有些孩子肛门括约肌和尿道口括约肌张力尚未发展好,而有些父母很偏执,马桶里如果没有父母亲期待的“结果”,孩子休想从马桶上离开。有的孩子即使肌肉都发展完全,但被父母的强势吓坏了,因而无法放松括约肌顺利排便。

有时孩子尿湿裤子或大便拉在裤子上,父母就会对孩子严厉说教或干脆打骂,这些做法让孩子很小就有挫败感,认为自己不好没价值。

父母还可能强势控制孩子的创意和想法。比如,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画作给母亲看,孩子画的明明是一支色彩缤纷的棒棒糖,但在母亲看来,孩子画的是一朵花,于是母亲对孩子说:“我的宝贝真聪明,画了一朵漂亮的花。”孩子一听摇摇头,想要否定说“不”,很想努力澄清不是花而是“棒棒糖”(别忘了这时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极为有限),母亲睁着眼睛说“这是一朵花”,孩子外表顺从了,但他的创意、意见被否定、被拒绝了,心里有“不”却又表达不出来,也不敢表达。

天长日久,心里的“不”越积越多,不断发酵,产生许多怒气怨气,这些怨气在心灵里堆积,越藏越深,越压越实,表面上虽然一点也看不出来,但身体却忠实地记录着。怨恨情绪让身体产生很多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,身体组织细胞长年累月浸泡在有毒的液体中,这是身体出现慢性退行性病变或癌症的原因。

218:越是费尽苦心的父母,越是可能养出毫无适应能力的孩子

图片218:越是费尽苦心的父母,越是可能养出毫无适应能力的孩子

一个人处理危机的能力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往处理危机的经验。生活的能力不是凭空生成的,它需要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一点点地培养、获得。如果你没有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应对“小”问题的能力,比如,生活基本的自理能力;自己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;合理安排业余时间等等,那么,你又怎能期望他在未来的生活中,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、婚恋矛盾、事业选择这样的“大”问题呢?

为了避免你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面临更大的困难,给你的孩子多一些机会吧,包括犯错误的机会、遭受打击的机会,这是他们的权利,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。

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,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

图片170: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,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

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。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,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,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,会内化成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,即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。

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,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、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。

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,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,因为不能推给谁,只好自己扛。